瞄准高科技 转型求发展
2020/11/24 2:22:01 点击:
在国际国内市场风云际会的形势下,企业向什么方向转型,产品如何升级,是摆在每一个企业家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南通泰尔特服装公司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立足原有产业,瞄准高端科技,迈进了高纯铝和宝石级高纯氧化铝这一高科技、新材料的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可行的、具有广阔前景的转型新路子。
居安思危:早转主动,迟转被动
南通泰尔特服装公司是一家从事服装生产加工的企业,2011年销售3亿元,利税1500万元,现有资产1.2亿元。几年前,当企业销售额超亿元,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他们从日本和欧美服装市场的发展过程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力日趋短缺,成本快速增高等方面,看到了服装产业的潜在危机。公司领导深知,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转型,市场状况促使转型,原有企业发展快效益好的时机有利于转型,早转主动,迟转被动,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为此,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广泛接触,在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泰尔特公司开始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原有企业技改投入的路子,提高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一条腿走企业转型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跨进了高科技、新材料的领域。
转型选择:选准方向,走好路子
传统服装产业之所以要转型,就在于它是劳动密集型的,市场是动荡的、有限的。因此转型就要“背道而驰”,扬长避短,选择高科技的、技术密集型的,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市场空间大且急需的。确立了这样的基本思路后,从2000年开始,泰尔特公司就开始了新技术的探索,先后做过模具、稀土溶剂和高纯铝的研发。直至2006年最终选定高纯铝项目,组建了南通泰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选定后,公司与上海交大合作,企业提供研发资金100多万元,为研发人员提供经济支撑和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同时企业派出人员参与其中,边学习,边研发。在研发有了一定的成绩后,又主动给研发人员转让15%的股权,进一步调动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公司又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以高纯铝为原材料的高纯氧化铝,以产、学、研一体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目标定位:高新技术,一流产品
公司把每一阶段产品的质量都瞄准同类产品的最高端,生产的高纯铝纯度达到99.9999%以上(即杂质含量小于千万分之一),主要用于电子、化工、TFT(薄膜晶体管)、太阳能等行业,属于高端基础材料,国内需求绝大部分靠进口。
公司与上海交大合作,共同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纯铝提纯工艺和设备,经过上百次试验,逐步攻克了生产工艺和设备难题,形成了公司独有的知识产权的工艺设备和全套生产体系,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纯铝提纯技术与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纯度大于5N5超高纯铝的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标准。为我国半导体、光电子产业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提供了高纯铝材料,特别是打破了我国半导体用超高纯铝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我国大型平板显示器溅射靶材用高端材料的空白。与国外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控制精确稳定、气体元素含量低等优势。
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用于高纯铝熔铸坩埚,打破了国外垄断并申请了专利保护,解决了高纯铝熔铸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难题,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先后开发出高纯铝蒸发料、超高纯氧化铝原料、高纯铝靶坯等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了高纯铝的应用范围。
为了扩大市场,公司投入800多万元,先后从美国和德国购进国际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建立了材料检测中心,并于2010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标志着公司高纯铝检测水平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公司与深圳西门子公司、上海贺利氏工业技术材料公司、日本岩谷株式会社、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等国内外高科技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前景展望:延伸产业链,进军大市场
随着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太阳能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以高纯铝为原材料的高纯氧化铝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半导体加工所占份额依然会超过全球加工能力的35%,太阳能产业会持续增长,作为重要原材料的超高纯铝需求量将超过800吨/年,而目前我国的超高纯铝产能只有100吨。
公司在原有高纯铝基础上,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以高纯铝为原材料的LED用高纯氧化铝。目前已通过南通市发改委、安监局、环保局的评审,进入土建和设备选购阶段,7月试生产,9月投放市场,今年计划达到年产高纯铝60吨,宝石级高纯氧化铝100吨;2014年计划年产高纯铝300吨,高纯氧化铝500吨,销售额1.5亿元;逐步达到年产高纯铝800吨,高纯氧化铝1000吨,年销售额5亿元的目标。
居安思危:早转主动,迟转被动
南通泰尔特服装公司是一家从事服装生产加工的企业,2011年销售3亿元,利税1500万元,现有资产1.2亿元。几年前,当企业销售额超亿元,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他们从日本和欧美服装市场的发展过程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力日趋短缺,成本快速增高等方面,看到了服装产业的潜在危机。公司领导深知,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转型,市场状况促使转型,原有企业发展快效益好的时机有利于转型,早转主动,迟转被动,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为此,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广泛接触,在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泰尔特公司开始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原有企业技改投入的路子,提高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一条腿走企业转型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跨进了高科技、新材料的领域。
转型选择:选准方向,走好路子
传统服装产业之所以要转型,就在于它是劳动密集型的,市场是动荡的、有限的。因此转型就要“背道而驰”,扬长避短,选择高科技的、技术密集型的,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市场空间大且急需的。确立了这样的基本思路后,从2000年开始,泰尔特公司就开始了新技术的探索,先后做过模具、稀土溶剂和高纯铝的研发。直至2006年最终选定高纯铝项目,组建了南通泰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选定后,公司与上海交大合作,企业提供研发资金100多万元,为研发人员提供经济支撑和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同时企业派出人员参与其中,边学习,边研发。在研发有了一定的成绩后,又主动给研发人员转让15%的股权,进一步调动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公司又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以高纯铝为原材料的高纯氧化铝,以产、学、研一体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目标定位:高新技术,一流产品
公司把每一阶段产品的质量都瞄准同类产品的最高端,生产的高纯铝纯度达到99.9999%以上(即杂质含量小于千万分之一),主要用于电子、化工、TFT(薄膜晶体管)、太阳能等行业,属于高端基础材料,国内需求绝大部分靠进口。
公司与上海交大合作,共同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纯铝提纯工艺和设备,经过上百次试验,逐步攻克了生产工艺和设备难题,形成了公司独有的知识产权的工艺设备和全套生产体系,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纯铝提纯技术与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纯度大于5N5超高纯铝的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标准。为我国半导体、光电子产业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提供了高纯铝材料,特别是打破了我国半导体用超高纯铝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我国大型平板显示器溅射靶材用高端材料的空白。与国外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控制精确稳定、气体元素含量低等优势。
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用于高纯铝熔铸坩埚,打破了国外垄断并申请了专利保护,解决了高纯铝熔铸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难题,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先后开发出高纯铝蒸发料、超高纯氧化铝原料、高纯铝靶坯等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了高纯铝的应用范围。
为了扩大市场,公司投入800多万元,先后从美国和德国购进国际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建立了材料检测中心,并于2010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标志着公司高纯铝检测水平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公司与深圳西门子公司、上海贺利氏工业技术材料公司、日本岩谷株式会社、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等国内外高科技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前景展望:延伸产业链,进军大市场
随着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太阳能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以高纯铝为原材料的高纯氧化铝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半导体加工所占份额依然会超过全球加工能力的35%,太阳能产业会持续增长,作为重要原材料的超高纯铝需求量将超过800吨/年,而目前我国的超高纯铝产能只有100吨。
公司在原有高纯铝基础上,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以高纯铝为原材料的LED用高纯氧化铝。目前已通过南通市发改委、安监局、环保局的评审,进入土建和设备选购阶段,7月试生产,9月投放市场,今年计划达到年产高纯铝60吨,宝石级高纯氧化铝100吨;2014年计划年产高纯铝300吨,高纯氧化铝500吨,销售额1.5亿元;逐步达到年产高纯铝800吨,高纯氧化铝1000吨,年销售额5亿元的目标。
- 上一篇:市发改委积极支持我市企业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 2020/11/24
- 下一篇:工业高纯铝的主要用途 2020/11/24